亚利桑那华裔军人回中国参加抗战


中国空军特遣队第
14 航空队
(飞虎队)
蒋介石选择组建自己的新空军,并以陈纳德上校的名字命名。陈纳德上校因耳聋和与上级意见不合而从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1938年,陈纳德开始组建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
(AVG),也就是众所周知的 “飞虎队’’。
飞行员的招募必须秘密进行,因为那时美国仍然保持中立。所有交易都通过一家私人公司中央飞机制造公司
(CAMCO) 进行,而中国国防供应公司 AVG
的招聘人员被视为 CAMCO
的员工。所以整个事情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计划,以尽量减少官方背景。美国参与 AVG
正式与第十航空队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空军特遣队 (CAT)第
14 航空队 (飞虎队)。

飞虎队中尉邓桐臻(
Albert Ong),
被派往印度卡拉奇奇马利斯空军基地,帮助组建中美混合联队,为在中国、缅甸、印度战区的战斗人员进行训练。之后,Albert
Ong被重新分配到中国湖南省昆明空军基地,向第
14 航空队报到。后来他在广西省桂林和雷州空军基地服务。1944
年 4 月被分配到第
43 战斗机中队担任战斗情报官。中士 Harry
Ong和下士Douglas
Ong离开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穿越大西洋和印度洋到达印度孟买,然后飞往中国昆明,被分配到第
14 航空队。Douglas Ong随后被分配到贵阳、衡阳和重庆,Harry
Ong后来被分配到上海。

第
14
航空队是二战中规模最小的陆军航空队,但它负责缅甸、整个中国、台湾海峡、印度支那和泰国最大的陆地区域。第 14
航空队的 308轰炸机大队的
B-24
解放者轰炸机拥有整个美国航空队中最好的轰炸记录。
对台湾的第一次袭击取得了成功。陈纳德的第
14 航空队在 12 分钟内摧毁了
42
架日本飞机,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和飞机损坏。日本人确信他们这根眼中钉已被消灭。日本指挥部立即对华东地区发动了空中和地面攻势,以压制第
14 航空队。
对汉口的全面攻击,结合了第
14 航空队和柯蒂斯·勒梅少将的第 20
航空队 B-29 指挥部
T
汉口任务,是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火力突袭,其结果是勒梅决定使用低空火力轰炸技术对付日本人的决定性因素。潮流终于退去,陈纳德的轰炸机继续攻击,尽管敌人已被击败且不断撤退。
飞虎队中士关护理(
Grey Toy)在美中混合联队
(CACW) 和第 20
轰炸司令部服役。他被分配到第 14 航空队第 14
航空勤务组第 407 勤务中队。1945
年 6 月 15
日,中尉邓心平(Thomas Tang)抵达驻扎在中国昆明的中缅印战区,担任炮兵训练司令部的战斗联络官,协助中国军队并为他们提供战斗装备。中缅印战区取得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驼峰航线、通往中国的输油管道、中印公路、征服缅甸,其中唯一重大而持久的成就是通行驼峰航线。
“我们遭受了惨败,”约瑟夫·史迪威中将告诉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记者。那是
1942 年 5
月,这位刚抵达远东担任中国领导人蒋介石参谋长的美国将军,正在为他在战场上的首次指挥失败而恼火。
继1941年
12
月珍珠港遭到突然袭击后,日本人连连获胜,将美帝国从太平洋的威克岛扩展到东南亚的马来亚和新加坡。当史迪威 3
月抵达陷入困境的中国首都重庆时,日本人已经进入缅甸,并于 3
月 6
日占领了仰光首都。这位美国将军指挥了两个中国师,并与英国人和印度人合作,试图阻止日本人的猛烈进攻。他和他的参谋们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战斗。徒步
140 英里,越过丛林覆盖的
山脉到达印度。日本人在占领缅甸后,不仅获得了大量柚木和橡胶资源,还关闭了缅甸公路,这是一条 700
英里的直达公路,是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最后一条陆路。
恢复通往中国的陆路通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继续参战,牵制日本军队,并作为未来对日本本土岛屿作战的基地。这也反映了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即中国是一个大国,能够做出重大贡献。美国人很快发现情况比他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中国政府和军队效率低下,贪污腐败。蒋介石宁愿把打败日本的任务留给其他同盟国,而把资源留到战后与他的死敌共产党决一死战。
收复缅甸是美国战区指挥官“醋坛子”史迪威将军的当务之急。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中国服役,熟悉中国,能流利地说中国语言。他曾担任蒋介石的联合参谋长和中缅印
(CBI)
战区指挥官。其主要任务是向中国提供物资。货物从巴基斯坦卡拉奇或印度加尔各答进入。然后通过铁路、公路和渡轮运往靠近缅甸边境的印度阿萨姆邦。从加尔各答乘火车到阿萨姆邦需要
67 天,但车流拥挤,效率低下。货物到达阿萨姆邦后,C-46
和 C-47
运输机必须飞越喜马拉雅山到达中国。
飞行这条路线的飞行员称之为“驼峰”,必须应对恶劣的天气、15,000
英尺高的山峰以及从密支那基地起飞的敌方战斗机。印度空军特遣队(后来的第十航空队)负责监督和保护驼峰航线上的补给飞行,并通过近距离空中支援和针对缅甸日本通信和补给设施的行动支持盟军地面部队。
1942
年底,在加尔各答东北部,沿着印度-缅甸边境,美国工程师开始修建一条公路,旨在恢复中国与外界的陆地通信。1942
年 10
月,他们从英国人手中接管了该项目,并于 12
月从雷多开始修建,目标是到达距离约 103
英里的缅甸城市新布扬。这条路被称为“缅甸路”。
1944
年初,盟军最终同意对缅甸发动进攻。当中国部队已从云南推进到缅甸东部。英国第四军从曼尼普尔邦向东进入缅甸时,史迪威的中美部队将从新布扬地区向东南方向向密支那进攻,占领缅甸北部的这个关键城市及其机场,消除敌方战斗机骚扰驼峰航线运输机的威胁,并使盟军能够连接前进的利多公路。
上尉关卫理(Capt
Willian Toy)在印度训练了中国军队,然后返回缅甸北部与日本军队交战。关卫理在战场上看到一架美国运输机在他所在地区附近坠毁。他驾驶吉普车靠近现场,但机组人员不知道他是敌是友,开始向他射击。在说服他们他是友军后,他救了运输机上的成员。
史迪威将军需要一批会说会写中文的美籍华人,派他们到中国昆明提供通讯服务。中士
Num J. "Jack" Yee是被选中执行这项任务的
400 人之一。
(待续)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