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語雨路酒遙

 

張肇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上《清明》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寫的七絶詩。古往今來,這首詩中有畫,情景並茂的詩句,不知被多少人朗讀過、引用過。清朝的「河間才子」紀曉嵐曾把這首詩作過如下改動:
       清明時節雨,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紀老前輩認為這樣改動後,會比原詩更精煉。但我覺得還是原詩更好,改動後,詩中的意景就大不如前了。
       詩中第一句改成「清明時節雨」,少了「紛紛」二字。但「紛紛」二字更能突出綿綿春雨那種淅淅瀝瀝的感覺。「紛紛」二字不但寫出了清明掃墓天氣的特色,還寫出了整日愁困在家,出門又諸多不便的人那種思緒亂紛紛的感覺,為下面的借酒消愁埋下了伏筆。
       第二句改成「行人欲斷魂」,省下「路上」兩字也大有區別。雖然行人行的是路,但突出「路上」兩字,更能使人感到清明時節去掃墓或踏青郊遊時,在坑坑洼洼的積水路上行走的困難。需知在古時穿的是布鞋,撐著傘子在泥濘的路上,要跳過坑洼,繞過積水,不小心鞋子濕了,雙足凍著,身子就覺寒冷,自然就會想到「酒家何處﹖」以用酒來暖暖身子了。
       第三句改成「酒家何處有﹖」少了「借問」,意境就差多了。因為「借問」可能是路人問路人,你不知時我不知,或是吱吱唔唔,或是猜猜估估,可能問了許多人都問不到準確的地方,最後問到牧童,才問到「杏花村」的酒家。
       所以,第四句的「牧童」也要保留。試想,騎在牛背上的牧童手拿短笛,在桃紅柳綠的草地上放牧,是多麼優美的一幅「嬉春圖」啊!看到路人愁兮兮,他卻是笑嘻嘻的,可能還會耍一下路人,用手指指說道,酒家在那邊,還遠著呢!其實可能真的很遠,但也可能並不太遠,只是煙雨迷茫,看得隱隱約約,路人累了,舉步緩慢,於是就突出那個「遙」字。也只是這樣,我們才會為詩中的人擔心何時才能到達「杏花村」,同情他們又冷又愁又惆悵的處境,全詩的感染力也就充分發揮出來了。
        如果少了「紛紛」、「路上」、「借問」、「牧童」等字眼,全詩的意景將大打節扣,其文學價值也將眨低不少。所以千百年來,杜牧這首《清明》七絶詩,得到人們的欣賞和讚譽,並無人提出它不夠精煉。一直到清乾隆年間,紀曉嵐前輩才作了如上的改動。不過,紀老雖然是當時的大文學家,但他改動的這首詩未必妥當,效果也未必好。
       不過,中國文字的確有它十分獨特的地方,它有非常強的槪括力、表現力和感染力。如我們經常使用到的成語就是其中一例。成語言簡意賅,有時四個字就是一個故事,一篇文章。使用成語可以一語中的,能夠十分傳神,十分準確地表達意思和內容。但是,我翻閱過中國《萬條成語分類辭典》,卻找不到能夠槪括這首詩的一句成語,要表達這種意景,一定要把全詩唸完不可。這真是太可惜了,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成語空白」呀!
       我想,何不將這首詩的每一句抽一個字出來,形成一個新的成語,就是本文的題目:「雨路酒遙」。這樣,當你說出「雨路酒遙」時,一幅詩中畫,畫中詩的情景就會浮現在你眼前。
       在「雨賂酒遙」中,所要面對的困難並不很大,(天下雨,路途較遙遠,「欲斷魂」只是種誇張的說法),而所要的要求也不高,(掃墓時去飲酒消愁解悶)。在古代,人們生活多為簡樸,沒有我們現時都市人的壓力大,想要抒解,卻很多時難以做到。這正是古人少遇到而我們現代人常面對的問題呀,我們用一個新的成語去表達這種困境不是很適當嗎﹖
「雨路酒遙」的運用,並不單純是只看到一幅清明時節的詩畫。這句「新成語」还可以表達用其他成語難以达到的效果,比如:當你辛勞工作後,卻難選擇一個你去想抒解地方,當你情緒不穩時,卻難找到一個能夠傾訴的知己;當你在都市繁忙的壓力下,連想發個買楼的夢都沒有!此時,你大可以很感叹地說一句:「雨路酒遙」啊!

(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